水直播稻田杂草萌发受温湿度、土壤墒情主导,呈现“三峰集中”特征,封闭型除草剂需围绕“封杀萌发高峰、延长持效期、适配水稻安全性”三大核心精准施用。
一、水直播稻田杂草萌发规律
杂草萌发与水稻播种后的环境条件高度同步,不同草相的萌发特性差异显著,需针对性防控。
1. 萌发驱动因子
温度:日均温稳定在15℃以上时,禾本科杂草(稗草、千金子)开始萌发;20-25℃是阔叶杂草(鸭舌草、耳叶水苋)和莎草科杂草(异型莎草、碎米莎草)的最适萌发温度。
湿度:水直播田 3-5 厘米浅水层,是杂草种子打破休眠的关键条件,缺水会显著延迟萌发高峰。
土壤深度:禾本科杂草种子多分布在 0-3 厘米土层,播后遇水快速萌发;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种子可分布在 0-5 厘米土层,萌发周期更长。
2. 三大萌发高峰的具体特征(按草相分类)

二、封闭型除草剂精准施用技术
封闭除草需覆盖“播前准备 - 施药操作 - 施后管理”全链条,每个环节的细节直接决定防效和安全性。
1. 播前准备:为封闭除草打基础
田块整理:水直播田需深耕细耙,确保田面平整,无明显高低差(落差不超过 3 厘米),避免积水或干旱导致药剂分布不均。
种子处理:水稻种子需催芽至“露白”即可,避免芽过长(超过 0.5 厘米),减少施药时的药害风险;播种时保证均匀度,避免局部密度过高,影响后期田面通风和水层管理。
2. 施药核心技术
最佳施药期:播种后 1-3 天内,此时水稻种子处于“露白”至“立针前”阶段,杂草种子尚未萌发,药剂可在土壤表层形成稳定药膜。
药剂选择与用量:
常规田块:优先选用苄嘧·丙草胺、五氟·丙草胺(含安全剂),兼顾禾本科、阔叶和莎草科杂草。
稗草重发田:选用丁草胺、丙草胺(含安全剂),增强对禾本科杂草的封闭效果。
施药方式:
喷雾法:使用背负式喷雾器,选用粗喷头(雾滴直径300-400微米),每亩兑水30-40公斤,沿田埂匀速喷雾,喷头距田面30厘米以上,避免重喷。
3. 施后管理:
保持湿润:封闭后田间需保持湿润状态,避免干旱或积水,有利于延长封闭持效期。
药害监测:施药后 3-5 天观察水稻芽生长情况,若出现芽鞘发黄、生长停滞,需及时排水,缓解药害;严重时可喷施芸苔素内酯(每亩有效成分 0.01-0.02 克)促进恢复。
三、特殊情况注意事项
1. 高湿或多雨天气:
施药后遇暴雨,需及时排水,防止水层长时间淹没稻芽,导致水稻药害。
2. 重茬直播田(连续 3 年以上直播):
采用“播前封闭 + 播后封闭”双重防控,播前 7 天每亩用草甘膦(有效成分 100-150 克) 喷雾防除已出苗杂草,播后 1-3 天再按常规用量施用封闭药剂,降低杂草基数。
安徽众邦生物 知识产权部 李鹏程